金璧盛-當前散養雞死亡的原因
1、進雞苗前沒作好充分準備,雞舍無消毒徹底,保溫設備欠佳,工作安排忙亂,雞苗進舍后沒及早開飲開食,未能做到精心育雛,培養壯苗。冬天,對小雞注意保溫,但忽視了中、大雞的保溫,造成大量死亡。
2、大多數養雞戶缺乏經濟實力和長遠打算。雞舍簡陋,基本設施與技術條件差,受外界環境影響大。如育雛期多用煤炭爐保溫,不能自動調溫,溫度忽高忽低,易引起疾病。
3、不少養雞戶亦工、亦農、亦牧,只講效益,不重科學。因此好價時多進苗,在同一間雞舍養著2—3群不同品種、不同日齡的雞,密度大,通風不良,根本做不到“全進全出”與嚴格消毒。以致病原代代相傳,毒力增強,“百病重生”,增加了“防、診、治”的難度。
4、用藥不合理,有盲目用藥、亂用藥或不用藥的現象。如用藥不及時,延誤病情;用藥過量,引起中毒;守舊用藥,致使產生抗藥性與耐藥性等等。另外,目前市面上假藥及不合格藥品眾多,養戶難以分辨真假,也是造成死雞及養雞成本增高的原因。
5、管理粗放,衛生差,忽視消毒,致使大腸桿菌、霉形體等病嚴重。雞群用藥時,發病與死亡明顯下降,但停藥后2—3天又復發,這是環境污染嚴重所致。有的病弱雞沒及時隔離處理,死雞和雞糞沒認真做到無害化處理,滅鼠殺蟲沒做到制度化,造成病原擴散,重復感染,增加治療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