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苗選擇不當在選擇種苗時,養殖戶為了節省成本,往往只追求便宜的價格,而不重視生產性能等因素對效益的影響。有些種苗經營戶為了節約成本,對種蛋不消毒,對新雛不防疫,造成某些疫病的潛伏,致使養殖戶購買便宜的苗禽后,常發生雞新城疫、雞白痢、小鵝瘟、鴨瘟等對家禽生產危害極大的傳染病。
2.疫病防控不當由于家禽飼養群體中有不同日齡家禽,如不執行“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會有日齡較長的帶菌或帶病毒的家禽傳染給其他易感家禽,造成反復傳染,使疾病長期在舍內存在。
3.環境消毒是預防和消滅病源的有效方法,如不注意環境的清潔消毒,則會給家禽養殖戶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同時,預防接種方法不對,也會導致養殖戶生產效益下降。養殖戶應根據疫病的流行特點、母源抗體水平以及不同疫苗間的免疫交叉來正確安排免疫。從外地、外場引進種禽時,需要經獸醫人員檢疫,防止引入病禽或帶菌(病毒)禽。病禽和死禽是重要的傳染源,如不及時對患雞和死雞處理,則可能造成疫病的傳播。
藥物使用不當一是亂用藥物
雞發病后,不經有經驗的獸醫診斷,僅憑感覺和藥品廣告,自己隨意選購和使用藥物。
二是藥物劑量使用不對
部分養雞戶認為劑量越大,效果越好,因而無限制地任意加大用藥劑量,造成用藥成本增加,雞出現耐藥性,藥物蓄積、殘留甚至中毒。
三是用藥療程不對
很多養殖戶在用藥1~2次沒有明顯好轉就換藥。由于療程短,機體已受損傷組織的修復有一定的過程和時間,因此治療往往不徹底,造成疾病復發或加重。
四是藥物配伍不合理
一些養殖戶總認為臨床用藥越多越有利于疾病的控制。一旦發生疾病,只從單一藥物的作用考慮后隨意配合,結果造成療效下降或無效。
4.飼養管理不當濫用飼料添加劑。部分養殖戶濫用飼料添加劑,結果適得其反,增加了飼養成本,同時使家禽機體代謝紊亂,飼料中營養物質平衡遭破壞。
飼料喂養方式不對。在養殖過程中需要根據機體不同生長階段對營養物質的需要,因地制宜地調整配方。
不注意控制體重增長有的養殖戶生長期到出欄期間不注意控制體重的增長,在合理的飼料消耗下,沒有生產出符合產品要求的雞肉,造成飼料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