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肉雞檢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肉雞養殖過程相對較為復雜,常常會產生多種傳染疾病,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肉雞養殖業常會多發 85 種左右的禽類疾病,其中多為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營養代謝病等。究其病發原因多是因為養殖環境較差,缺乏檢疫措施,以及養殖密度過大等。肉雞一旦患病極易引起病變,造成大面積的傳染現象,就目前檢疫工作普遍存在的問題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1 缺乏相關檢疫知識
目前,禽類的疾病種類較多,極易引發病變,且多具有較強的傳染力,養殖人員缺乏系統疾病防疫和檢查知識是導致檢疫工作效率較差的主要原因,因為不具有全面的疫病防治知識,所以在疫病檢查過程中相對較為被動,最終致使檢疫質量較差。例如,在進行雞新城疫二次免疫過程中,常常應用克隆 30 株疫苗和 Las0ta 進行飲水免疫。這種方式能夠降低雞新城疫疫苗的效力,但是由于養殖戶對前期的個別病雞的疫情不夠重視,缺乏相關檢查工作,最終導致雞新城疫的反復和大面積出現[2]。此外,部分相關人員缺乏相關檢疫知識, 沒有依照標準疫苗注入劑量使用,甚至是在 1 日齡時使用 I 系苗,這種超前免疫方式會增強毒力,增加疫苗的劑量,造成惡性循環。
1.2 多種病癥混合感染問題
在肉雞養殖過程中,部分養殖戶過于加大養殖密度,致使養殖環境過分緊張,加之養殖環境消毒不好,缺少消毒措施等原因,最終導致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疾病混合發生現象,該種多病聯發問題日益嚴重,極易引發混合感染現象,常見的混合感染病原包括細菌和病毒、支原體病和大腸桿菌以及寄生蟲和細菌等,目前,這種混合感染現象較為常見,單一的疫苗對其治療效果不佳。
2 完善肉雞檢疫工作的相關對策
2.1 構建完善的肉雞防疫體系
所謂完善的防疫體系包括疫情預測信息系統、疫病診斷系統、疫情檢驗系統以及疫情監測控制系統。其中,疫情預測信息系統能夠將疫情以信息的形式迅速傳遞給所有養殖戶,這對于疫情控制、降低多數養殖戶的經濟損失意義重大。而疫病診斷、檢驗和監測控制體系的應用能夠對疫情進行系統分析,及時發現存在問題,便于積極采取解決措施。此外,除了建立相關系統之外,還應該由按照一定的比例對各級獸醫防疫機構進行定編,鼓勵其引進先進的檢疫設備,嚴密監測當地的疾病疫情,動態分析疫情,提高疫病的正確診斷率,綜合提升獸醫的檢疫水平。力求盡早發現疫情并盡快處理,必要時采取隔離措施。
2.2 提升肉雞養殖戶的養殖和管理能力
養殖戶是肉雞養殖的主要人員,要想做好肉雞檢疫工作首先必須提升養殖戶的養殖和管理水平。在遵循完善的法律制度基礎之上做好肉雞檢疫工作。首先,設立養殖許可機制,只有符合養殖前提和養殖環境的資質才能對肉雞進行養殖,確保資質合格才能發放養殖許可證。其次,綜合提升養殖戶的養殖和管理水平,嚴格依照規定建立飼養環境,聘請養殖專家,組織相關知識和養殖技能培訓會,提高養殖戶養殖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培養其疫病檢查技能,確保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疫病,高效控制疫情,,進行合理的疾病防治工作。教授養殖戶進行疫苗注射,除了培訓會外,還可以建立知識講座、交流會以及組建進修班等,通過學習平臺的建立系統而全面的講解多種雞的疫病,列舉疫病防治方法,介紹疫病處理藥物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開展疫病防治比賽,為獲獎者提供物質獎勵,鼓勵其提高疫病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2.3 重視肉雞檢疫細節
肉雞檢疫過程較為繁雜,所以需要對其細節進行重視。首先,對肉雞運輸車輛進行消毒處理,同時對肉雞也進行卸后消毒處理,確保肉雞無病才能運輸出廠。其次,委派專門人員監督并管理肉雞加工廠,審查其檢疫證明是否合法,結合確保實物和證據的統一性,確認無誤后加蓋辦事處印章[3]。再者,由辦事處嚴格檢查未進行檢疫的肉雞,確認合格后發放檢疫消毒證明,對違規操作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和處罰。 在檢疫過程中,一旦發現病死的肉雞,應及時進行焚燒或深埋處理。最后,畜牧站等相關部門應該積極向養殖戶發放疫情防治手冊,幫助養殖戶了解相關法律,另其主動對肉雞進行檢疫,提高檢疫效率。
總結
近年來養禽業迅速發展,肉雞疾病問題逐漸顯現,就目前的肉雞檢疫工作來看,仍然缺乏系統的疾病防治知識,在疫病防治過程中相對較為被動,甚至時常出現混合感染問題,對此,我單位應結合相關部門積極提高疫病防控水平,建立疫病檢疫體系,做好細節分析,爭取全面、高效的實施肉雞檢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