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肉雞養殖行業的不斷發展,肉雞養殖的規模越來越大,養殖模式也越來越先進,從地面平養到網上平養再到籠養,從單棟舍養幾千只到單棟飼養數萬只, 雞群群體的擴大雖然提高了養殖效率,但隨之而來的還有雞群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各種新病和混合感染層出不窮, 導致養殖效益大幅縮減甚至嚴重虧損,這也直接影響到廣大養殖場的切身利益。
近年來對養殖場影響很大的疾病有很多,比如腺肌胃炎、安卡拉、滑膜炎等病,但說到現在肉雞養殖場最為頭疼的疾病應該非“支氣管栓塞”莫屬了,許多養殖戶簡直到了“談堵色變”的地步,因其死亡率高,治療效果差,影響吃料和生長等特點,給養殖戶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支氣管栓塞又稱“堵氣管”,是現在肉雞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從 2010 年前后開始在肉雞場出現,山東、河北、東北、江蘇等地都是本病的高發區域, 到現在幾乎已經覆蓋了所有白羽肉雞的養殖區域,并有向黃雞、蛋雞蔓延的趨勢。 主要發生于季節交替之時,尤其是冬春、春夏之交的季節發病更為迅猛,本病最早能發生于三四日齡的小雞,多數發病是在 7 日齡免疫后,主要發病是 10 齡到 25 日齡的肉仔雞,發病后日死亡率可達到 0.5%~1%,死亡高峰時能超過 5%, 病程往往能達一個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甚至到出欄都一直有部分發病雞只。
支氣管栓塞在臨床上的表現不盡相同,死亡率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有些雞場呈急性發病,發病前期可能只表現有輕微的甩鼻、少量咳嗽等呼吸道癥狀,三兩天就開始出現死亡率上升,表現出伸頸怪叫、呼吸困難,有些表現很正常的雞,突然就出現跳高仰躺死亡。 有的時候還會在雞群見到有的雞張口伸脖,但是沒有明顯的聲音,這往往是養殖戶最不愿看到的一種情況,因為這說明氣管中的栓塞已經很嚴重了, 這種情況往往會因為窒息引起很大的死亡。 還有的雞場發病后,呼吸道癥狀很明顯,死亡率不是特別大但持續的時間會很長,治療效果也很差,這種往往會增加治療成本,而且還影響雞的生長速度和料肉比。
解剖病死雞最典型的病變就是在雞的鳴管和支氣管交界處有黃色干酪物堵塞,有時會延伸到肺部的支氣管,形成樹枝樣的栓塞,肺部會伴有瘀血、滲出物增多等病變,胸氣囊和腹部氣囊有黃白色泡沫分泌物或轉變成干酪物存在, 同時還會伴隨肝臟顏色變黃或呈現紅黃相間的條紋狀變化, 腎臟也會有腫脹出血等表現。
本病的病因有很多,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是傳染性因素:感冒、新城疫、傳支、支原體、鼻氣管鳥桿菌等傳染病的發生是引發本病直接原因;
二是飼養管理上的疏忽或失誤:過大的溫差、濕度太小、通風不良、密度過大、環境較差等是引起發病的重要原因;
三是雞群自身抗病力差:肉雞因為生長速度過快,以及極端的飼養環境, 導致了自身的免疫系統發育不能滿足機體的防護需要,加上現在飼料中的霉菌毒素、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性的疾病、腸道疾病、必要營養素的缺失等方面的原因 ,雞群免疫力低下、亞健康狀態等會降低雞對各類疾病的抵抗力,增加發病率和死亡率。
鑒于雞支氣管栓塞發生的多種原因, 要想減少或杜絕此類疾病的發生就要多管齊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 減少本病的發生, 首先就是要減少環境中病原的存在,這就需要加強環境消毒的工作,消毒是減少環境中的病原 ,切斷傳播途徑的最有效手段。 帶雞消毒時要選擇對雞群沒有刺激性的消毒藥,而且消毒并不是僅僅局限于雞舍內的環境,還包括養殖場周邊的環境消毒,人員和物資的消毒等方面。
第二,加強雞群的飼養管理,主要是從溫度、通風、濕度和密度幾個方面作為重點,保持雞舍的相對濕度不低于 60%,溫度相對恒定,日平均溫差不超過 3℃,保障雞群足夠的通風,并根據雞群的生長適時的分群。 通風是和呼吸道病關系最密切的因素之一,通風量小,雞舍中的氨氣濃度高,也會加重對雞群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并加重呼吸系統的負擔,增加窒息死亡的機率。 通風切記不能讓外界的冷風直吹雞體,避免感冒的發生,可適當采用加裝擋風板等措施。 通風、溫度、濕度三者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切不可顧此失彼,導致環境的不穩定,加大發病的風險。
第三,必要的疫苗防疫是控制新城疫、流感、傳支等傳染病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本病高發的冬春季節,就顯得更加重要 。但現在雞群規模的不斷加大,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難度,造成許多雞場的防疫工作做的很不到位, 多數就采用節省時間和成本的飲水免疫,造成免疫缺失。 要知道新支二聯苗的滴鼻點眼的免疫方式,是增強雞群抗體水平,尤其是呼吸道局部黏膜抗體的有效手段,必要時也可采用噴霧免疫的方案。 在疾病高發期,免疫程序中在 7~10 日齡加上新流油苗,并做好新城疫和傳支的首免和二免,確保雞群的抗體水平,可降低支氣管栓塞的發生。
第四,加強雞群的系統保健工作,增強雞群的免疫水平,解除免疫抑制,提高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的免疫力,提高整體的抗病力。 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案,主要是通過保健類的中藥和微生物制劑協同作用,比如定期使用純中藥制劑扶正解毒散,此類中藥主要的作用就是調節免疫水平, 促進免疫細胞、 免疫器官的發育,用作雞群保健是很有效的;另一種保健措施是使用益生菌類微生物制劑調整雞群腸道的菌群平衡,調節免疫水平,這和支氣管栓塞的發生看似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我們要知道,腸道是機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能占到雞免疫力的 70%以上,如果腸道出現問題,分布在腸道上的淋巴細胞必然會受到影響,而且腸道不好,也會影響到飼料營養的吸收,降低雞群整體的抗病力 ,還會造成雞舍氨氣濃度的上升,加大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加重本病的發生。
第五,雞群早期呼吸道病的控制,許多雞場對于早期發生的呼吸道病如疫苗免疫反應、 支原體等呼吸道感染等重視程度不夠,往往只是習慣性的用一些普通的防治藥物,并且沒有結合環 境的改善,造成呼吸道黏膜受損持續得不到改善,黏膜的屏障作用出現漏洞,給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創造了可乘之機,從而導致混合感染的發生,因此在肉雞的飼養過程中,對于早期的呼吸道病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選用多西環素、硫氰酸紅霉素等敏感的支原體藥物結合清瘟敗毒散等清熱解毒類的中藥, 同時還要加強通風,增加雞舍的濕度,保持雞舍的溫度穩定等措施。
許多人對于支氣管栓塞的重點放在了治療上面, 覺得能夠找到一種能有效控制死亡的所謂的神藥就非常的高興, 雖然病被治好確實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我們還要看到,一旦雞群發病,即便用所謂的神藥控制了發病、減少了死亡,但是這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過程,這個階段已經產生了不小的損失,而且還會花費高額的治療費用, 另外一旦發病還會給雞群的生長速度造成一定的影響, 并導致料肉比的上升, 間接損失也是極其嚴重的,尤其是在養殖低利潤化的時代,影響會更加明顯,因此我們要有“重預防輕治療”的保健意識,使雞群盡量減少發病,不發病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