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同樣養雞的,富的會越來越富,窮的會越來越窮?
過去我們習慣認為,富人有很多多余的錢,可以用來投資,可以用來擴大規模,可以用來獲得更優質的教育,可以接見更高級別的人才,可以游覽全世界,見識更多…………
這些似乎沒有錯,但并不是根本。
記得以前聽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窮人,天天報怨上天不公平,為什么我干活最多,最累,卻只能得到一點,而富人一天什么事都不干,卻擁有的比我還多。后來就拉著富人去佛主面前理論,討回公道。
這天,窮人和富人一起來到了上帝面前,質問上帝,為什么富人整天不用干活,擁有的東西比我的多,住得比我好,吃得比我好,開豪車,住豪宅,為什么我天天辛苦干活,卻只能住最差的房子。我不服。我要求把他們的東西平均分配。
上帝說,那好,現在我就把你們變成一樣的窮人,看看最后的結果。
上帝就把富人也變了和窮人一樣,給分給他們一人一座礦山,并對他們說,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看你們誰先把這座礦山挖完,把礦賣掉,看看誰挖的多,誰賺的錢多,窮人和富人都答應了。
這時窮人可高興了,看你怎么跟我比,因為窮人天天干體力活,所以挖起礦來很有力,而富人基本上沒干過體力活,第一天,窮人很賣力的挖礦,并拿到集市去賣掉,賺了一些錢,晚上就買了很多好吃的回去跟家人一起共享。
而富人第一天干苦力活,總是干一會停一會,一天下來累得半死,當然沒有窮人挖的多,但是到了晚上,富人并沒有拿著他賺的錢去買好吃的,而是只買了幾個饅頭填飽肚子,把剩下的錢拿去請了兩個五大山粗的狀漢來幫他挖礦,第二天,富人就不再去干活了,只是在旁邊指輝這些人干活就行了。
而窮人卻還是每天都在自己拼命自己挖,而富人把每天賺來的錢都拿來請了更多的人,一個月過后,窮人的那座山,只挖了一點點,而富人卻早已經把把他的那座山挖完了,并賺了很多錢。
一個月過后,他們兩再次來到上帝面前,窮人無話可說,只能心服口服,從此再也不報怨富人比他過得好了。
美國的兩位大學教授長期從事扶貧工作,工作中他們發現,對于很多窮人,即使你給他們一筆錢,他們也會很快花光,繼續貧困。
農家散養土雞蛋
從這些可以看出,思維模式決定人的一生!
就拿我們養雞的養殖戶來說,越是養雞賺不到錢,越舍不得花錢來進行學習養雞技術,越是沒錢,越舍不得做一些基礎的預防,導致飼養環境比較差,雞往往更加容易得病,一旦雞得病了,會病急亂投醫,買藥的時候,依舊尋找最便宜的藥,由于不懂雞病知識,選購雞藥再尋找更加便宜的,便宜沒好貨,往往會導致損失巨大。
全世界都有個有趣的現象,越是貧困地區的農民,往往越不去除草,為啥呢?因為他們太懶嗎?不是,因為他們要關注的事情太多,每天要考慮今天做什么,明天該怎么過,這個東西該不該買,怎么買更加節省,所以平時的日常事務,就已經把大腦占滿,沒有更多的精力做重要的事情了。
就拿養雞來說,每天自己養雞喂雞,買飼料買雞雞藥做疫苗等等,這些已經足夠占滿了所有的精力,根本沒有空來考慮如何更好的銷售,如何更好的發展的問題了。
那么如何才能跳出窮人思維的惡性循環呢?
江蘇大豐下崗職工養雞再創業
建議一、減少需要做決定的事情。
減輕大腦負擔,生活中的權衡式思維,越少越好。至少不要為了幾塊錢斤斤計較,為了省幾塊錢,浪費了大把的時間。扎克伯格每天穿同樣的T恤,就是減少選擇的麻煩。相反,將目光轉移到做長期可以積累的有價值的事情上。
比如我的一個客戶,買雞用自動飲水器,買過的都知道,這種塑料制品利潤是非常稀薄的,一套的利潤也就那么十多塊錢,然而他為了能省幾塊錢,討價還價了好幾天,最后還是嫌貴,自己動手花了好幾天用塑料管做了一個,由于沒有自動裝置,還是沒有能夠實現自動上水,于是乎又來進行討價還價買配件。
建議二、留有余閑
即使缺錢,也要留一部分用于儲蓄,時間上也是如此,每天找出固定的一點空閑時間用來思考,不要每天光顧著低頭拉車,也要記得抬頭看路!
建議三、花點時間花點金錢投資自己
從我們養雞網長期咨詢的過程中,能很明顯的感覺到,那些在養雞事業上做的不錯的,都是善于學習的。拿出一定的時間和金錢來參加培訓,能接觸到一些比你更加優秀的人和資源,來讓自己獲得成長。比如在我們的付費實戰訓練營里,你能學到很多干貨,少走很多彎路,老鐵的雞病出現問題,圖一發到群里,就有老鐵幫忙解決,而這些都是實戰經驗總結出來,拿來即用。比如群里有幾個做得非常成功得老鐵,不斷給群成員進行分享自己的銷售模式,銷售方法,這些都是對于自己有極大的幫助的。
說到底,窮人和富人的根本區別,就是思維方式不對,微小的心態改變,生活節奏的點滴調整,就可能像多米諾牌一樣,引發連鎖效應。關鍵在于,你是否真的想做出改變!!!